您的位置:首页 > 社院要闻 > 详细介绍

湖南社院迅速推动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课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教师座谈会召开


来源:机关党委 作者:李越 日期:2022-10-21



10月21日,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迅速推动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课题”教师座谈会。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院党组书记丁学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副院长黄自荣主持会议,全体教师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老师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使人倍感振奋与鼓舞。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和省社院中心工作履行好教师职责,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




丁学新认真倾听老师们的发言,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并对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理论说服力、政治动员力和实践引领力。社院作为政治学院,要牢牢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工作。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踔厉奋发贡献社院力量。

丁学新强调,结合社院的职责使命,我们要学懂弄通做实讲透二十大报告中六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三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四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五是团结奋斗这一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六是新时代十年所取得历史成就。他要求,学院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老师要深入研究,尽快尽好地把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课题,凝心聚力推动统战工作、社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言摘登:


许奕锋(教研部教授):反复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最为强烈的感受是振奋人心,收获满满,特别是对我们的理论研究方面启示多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这一主题十分鲜明。报告具有内容的科学性、很强的逻辑性、丰富的创造性,表达通俗易懂,十六个主要成就振奋人心,“三件大事”历史铭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昭示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政治自信,通篇报告充满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具有许多展现理论勇气、理论思维的创新表达,蕴含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作为一名政治理论研究者,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做好大会精神的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


王焕培(教研部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预示着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市场、政务、法治、社会的环境会更好。党的政策的连续性、持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消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顾虑,让其更加坚定发展信心、发展动力和定力,一心一意谋发展。构建统一国内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战略、措施深入实施,必将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民营经济的明天会更好,改革开放的步伐会更加坚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会更加强劲。


雷明贵(教研部教授):“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亮点。它的论证逻辑,可以用“五个必由之路”来概括。其内在逻辑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保障新赶考之路,基本线索就是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这个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简练表达。“中国式现代化”既能发挥现代化的进步作用,又要摒弃资本现代性、超越资本对社会的主导;既能举起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又能激活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基因;既能以响亮的口号,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发展进程,又连接古今中西,以中国式探索回应世界普遍面临的发展问题。作为社院教师,在统战工作中,要围绕这个中心大局,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


刘恋(教务处副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现代文明发展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史上都意义非凡。它书写了新现代性,对人类未竟事业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不仅引领中华文明实现伟大复兴,而且回答了“多元文明何以共存”的世界之问,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突破了“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作为社院教师,我将进一步学深悟透弄懂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引导统一战线成员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踔厉奋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张彩云(科研处副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部分起着思想理论指引的重要作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统战理论中要坚持人民至上,突出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我国的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和显著的社会性,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前所未有的理论创新,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由中国人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作为统战理论研究阵地的一名老师,我们要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在总结传承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中发展理论,在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中创新理论,在根植统战各领域实际情况中提炼理论,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为世界政治文明贡献出中国智慧。


朱小宝(科研处副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深刻总结,本身就是党史及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做好党史教学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为党史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时代课题和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回顾历史特别是党的历史中引申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做好党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报告对中国未来发展蓝图的擘画,为做好党史教学研究明确了任务要求。作为社院青年教师,我们要进一步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与党同心奋进的信念,把握前进方向、厚植家国情怀、擦亮奋斗底色,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李功员(教研部副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掷地有声地宣告: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独作为第七部分予以阐述,特别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总体部署和发展目标,进而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和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具体举措,读来让人倍感振奋。作为一名社院法学教师,我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发挥“一滴水”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扣社院培训的根本任务和初心使命,讲好中国法治发展故事与成就,为更好凝聚共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