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时六年的脱贫攻坚迎来全面收官和乡村振兴吹响号角之际,一场充满真心、真情、真感的工作交接会在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5月26日下午,学院迎来了30余位远方的“亲人”——省社院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地慈利县洞溪乡乐庄村的村民代表们,大家齐聚一堂,共叙往事、共话发展,传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接棒”。院长雷鸣强出席并讲话,党组成员、副院长彭英主持,全体在家院领导和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彭英回顾学院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2015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先后派驻两期工作队,帮扶过的慈利县龙潭河镇竹峪村和洞溪乡乐庄村均已稳步实现脱贫。驻慈利县竹峪村帮扶工作队长王向前被评委2015—2017年度省派驻帮扶村优秀驻村干部,驻慈利县乐庄村帮扶工作队长许春光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两期工作队多次被张家界市、慈利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队,交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社院满意答卷。
会上,乐庄村党支部书记唐霜代表村民向省社院赠送锦旗,乐庄村民代表向驻村工作队员赠送功勋章。
“3年来,省社院为乐庄村带来了‘幸福路’、‘致富路’,现在我们迎来了‘振兴路’,鱼水情深的帮扶之路,带来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由省社院驻村工作队培养的后备人才干部、新任乐庄村党支部书记唐霜说到:“要坚定立场、提高站位,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守好脱贫攻坚劳动果实,开创乐庄振兴发展的新征程。”
75岁的朱治清老人是乐庄村的老支书,他关心、见证乐庄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基层党建面貌焕然一新”。对于这些年工作队为村里办的实事,他如数家珍,“工作队员是村里回家最晚、工作最累,也是最热心的人,不仅为我们改善条件、增产增收,还在许多村民因病、因学等陷入困境的时候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做就是3年。工作队员们在村民心中是永远抹不去的最亮丽的星光!”老人面带微笑、眼中泛泪的样子,是“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的最好诠释。
许春光队长几度哽咽,回忆过去,他说:“为发展壮大村级产业,我们种过水稻、烤烟和果树,养过土鸡、中华蜂和黑猪,有失败的教训也有过成功的喜悦。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我们和村干部日夜奔走在争取项目资金的路上;为方便村民在家门口看病,我们多次协调省成名医专家到村开展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活动;为关爱留守儿童,我们连续三年举办暑期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这是为群众服务、向群众学习的3年,也是砥砺初心、锻炼意志、增强本领的3年。”
新上岗的学院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江志平作表态发言: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接续奋斗,在新化县洪潮村带领队员团结基层、扎实调研、务实创新,不负重托、不辜期盼,把奋斗写在洪潮村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雷鸣强表示,学院打赢脱贫攻坚战,有驻村队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和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开拓精神,有全体干部职工用心用情的帮扶助力,更有全力配合、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村民百姓付出的巨大贡献。希望乐庄人民珍惜、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希望胜利凯旋的扶贫队员发挥才干创新发展,希望全体社院同志接续乡村振兴,延续扶贫精神,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续写壮丽乡村振兴征程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